當飛機落地那一刻,空氣換了味道,四季換了冷暖。留學的日子就開始了。在外留學,意味著要習得十八般廚藝、要挑燈夜戰一目十行、要對快遞小哥撓門就走示以極大耐心、更要對黑心老板淡然處之。
破舊的唐人街和北上廣的繁華形成鮮明對比,祖國的淘寶和八大菜系更是無可抗拒的誘惑——無怪乎有人說:最好的愛國教育就是留學。與上世紀80、90年代的移民熱潮不同的是,如今大批年輕人奔赴海外更多的是為了體驗國外的文化以及學習先進的知識,對教育的渴望已經勝過對移民的向往。然而,好的教育從來不是只教知識和技能,好的教育能夠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先來講一個小A的故事。小A在國內的生活一帆風順,無憂無慮。直到高中階段,小A選擇選赴加拿大。
初到一個陌生的國度,興奮沖散了所有的恐慌。第一個月父母由于擔心所以前來陪伴,所以她第一個月的生活是毫無波瀾的。像往常一樣,在外父母買單,在租住的房子里父母做好可口的飯菜。一切就像在旅游。
可是,留學,從來都不是旅游。生活總要步入正軌。當小A的學校生活開始時,一切都不再那么“規律”。陌生的課程、語言的隔閡,一切都不像預想的那么順利。
在購物時,你會發現即使英語不好,也總能碰到滿臉笑容耐心聽完你的蹩腳英語的售貨員;當你在公交車、超市里的時候,你只要知道簡單的數字和Thank you、Sorry就能滿足幾乎所有的社交需求。但是,當你真正的試圖融入這個異鄉的時候,你會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包容我們這些“外來者”。
語言課應該是小A痛苦的起點。由于小A的語言成績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要從一個較低的等級學起,而且如果不努力的話,很可能會因為語言成績不達標而延遲畢業。小A是個內心敏感卻又要強的女孩,她知道自己將來要繼續讀大學或者讀碩士,延遲一年畢業也許會嚴重耽誤未來的申請。小A并不想冒這個險。第一年,小A學的異常刻苦,甚至整個人從活潑開朗的話嘮逐漸變得有些內向。當然,這不是抑郁癥也不是想不開,只是覺得有些累,想一個人靜靜。其實,這也沒什么不好。經過這一年的艱苦卓絕,小A逐漸摸清了學校的各種規則、各科老師的脾氣等等。小A再也不是剛來時的“十萬個不知道”的小A,一轉眼她也變成了老司機。
變成老司機的小A不再郁郁寡歡,而是開始了主動探索。漸漸對環境熟悉起來,摸清了好吃的餐館在哪里,好玩的地方在哪里,身邊也漸漸多了一些華人朋友。但是,對規則的熟悉往往會導致警惕性的松懈。
小A同時也開始知道了“代寫”,知道了一些“輔導班”,最后選擇了baydue論文網(www.baydue.com)作為學術管家輔導自己完成學業。原來,條條大道通羅馬。從此小A再也不會被拖延癥困擾了,而且也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錢是萬能的”。有了這些“代寫”和“輔導班”的幫助,小A的成績維持在了一個不上不下的境地。
那么接下來就是賺錢了。華人餐廳工資低沒保障,外國人的地方卻又過不了語言關。自此,小A過上了工資不夠油錢的開車上下班的打工生活。直到畢業,小A申請了一個當地一般的大學,繼續學業。至于大學時的小A,生活更加生龍活虎,風雨無阻,活脫脫一個本地通。
故事講到這里,不知道小A是否覺得自己的留學生活豐富多彩,小A的父母是否認為自己“留學生”女兒給自己掙足了顏面。同作為留學生的你,又是如何評價你的留學經歷?憑心而論,小A過的已然不錯了,體驗了生活,掌握了技能,學到了知識還申請到了大學,這個難道不是一個不錯的留學經歷嗎?
有時候我會反思,我千里迢迢來留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為了出來增長見識、鍍金、練語言嗎?其實哪一種都無可厚非,哪一種于我而言都是一種進階學習。但是這種學習,更多時候需要一個良好的引導,特別是在自律能力薄弱的時候。除了博士階段的教育之外,我們在留學階段學到的知識很有可能會隨著未來工作的差異而迅速縮減。如果我們接受教育僅僅是為了知識,那么這一定是一個賠本的買賣。
想起當年在做親子游相關研究的時候,導師和我注意到一個重要的調查結論:
那就是親子游,一定要到異地進行,而不是選擇在本地進行一些拓展活動。
因為,只有在特殊、有差異的背景文化下,孩子的文化感知才會被打開,這種感知的擴張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契機。同樣,在留學背景下,我們的認知同樣會有所增益。我們的認知方式也會受到沖擊,這種沖擊會讓我們開始對自己進行反思。但是有些人,長期處于一種生活環境,漸漸習慣到麻木。就像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么。
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美國著名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演講中說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孤傲而成功,平凡而偉大。或許追求尖端教育是讓我們可以擁有更好的自控力,更好的決斷力。這種自我意識提高是單純的體力實踐無法得到的。不要再覺得名校情結可笑而荒謬,不要再自我欺騙一個擁有小學文化水平的成功人士是極度偶然,也不要再覺得自己的交際圈跟自己的成就毫無關系。
獨立思考能力和高階思維方式需要從小培養,培養的過程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完成的,優質的教育尤其重要。教育并不僅僅是教人讀書,教育最重要的是能幫助人形成高階思維方式,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會思考、學會選擇,擁有信念、擁有自由,這才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我們新一代留學生真正應該在乎的東西。這樣是我們新一代留學生真正應該在乎的東西。這樣,無論我們未來駐足何處,你都是擁有主宰權的贏家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