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調查,在全球教育質量國家排名中,加拿大排第一,中國排名第25。
那么,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加拿大為什么能成為一個超級教育大國?
教育經費投入高
在加拿大,教育被認為是獲得體面生活和促進個人成長和幸福的最理想途徑。所以在教育經費的投入上,遠高于其他國家。
加拿大的財政部長說過:保護兒童和青年的美好未來是加拿大的首要任務,而獲得教育是確保我們的任務取得成功的基本工具。
而這項任務確實成功了:在全球教育和技能報告里,加拿大和芬蘭并列A級,在16個大國中排名第二。
公平的教育資源
在公共教育資源的配置上,很多大國都比不上加拿大。
一位加拿大的媽媽說,我的孩子今年秋天就要上幼兒園了,但是我不能告訴你公立學校是“好”還是“壞”。因為,我們的公立學校系統無論哪里都是一樣的。所以,在加拿大,是沒有學區房這種概念的。
教師質量高
在加拿大,教師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職業,他們有著良好的工作環境,包括完善的醫療保險和養老金計劃。
想獲得學位,至少需要6年時間,而且可能還要再花8到10年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老師。即使這樣,老師們還在不斷地進修,以使自己變得更好。
“寓教于樂”
有證據表明,游戲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探索、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還能給孩子帶來情感上、社交上的成就感。
加拿大委員會認為,游戲為孩子提供了學校和生活所必需的智力、身體技能、情感等基礎,為學習鋪平了道路。針對學齡前的孩子們,托班和父母會引導孩子,通過角色扮演游戲,或者玩其他各種各樣的玩具等活動,積極探索周圍的世界和環境。
上學后,加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僅提倡孩子在玩耍中學習,甚至在教學活動中,也會盡力避免死記硬背,而是會設計一些交互感強、好玩的游戲環節。
考試與升學制度
加拿大的教育,有一套完善的課程體系:K-12教育體系。
K-12是將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教育合在一起的統稱,是指從幼兒園(Kindergarten,5-6歲),一直到十二年級(Grade 12,17-18歲)。
在這期間,加拿大教育機構會給孩子們提供全部的免費教育。在Grade 8之前,學生是不用參加考試的,成績就是平時課堂上的作業、測試和課程參與表現。9年級才開始參加期末考試,而且成績不公開。
加拿大的學校通常更注重整體教育而不是成績。即便是在大學升學考試中,成績都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
在加拿大,能不能考入大學,由三個方面決定:
成績:省考成績+平時成績;
社會活動情況:學生要想高中畢業,必須去做一定時長的志愿者;
其他情況:有能夠打動面試官的某些特長、品質。
所以,加拿大的學生平時也很注重其他方面的發展,而不會過度注重成績。
學齡前的1000本閱讀計劃
從2013年開始,加拿大開始了一個叫做——1000 Books Before Kindergarden的基金計劃。只要在網站登記后,6歲之前的孩子都可以免費參與這一活動。
他們認為,閱讀能夠有效刺激幼兒大腦的發育。為了實現早期閱讀的種種好處,基金會通過免費讀書的活動,激勵和促進幼兒的閱讀,并希望通過閱讀來培養親密的親子關系。
閱讀也能幫助孩子獲得關鍵的讀寫能力和語言技能,這對孩子們未來的學業成功至關重要。
項目學習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教,學生聽。
在加拿大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喜歡用項目學習法(Project-Based Learning,簡稱PBL)來學習。
PBL學習法指的是:
老師先提出一個學習目標,比如“恐龍為什么會滅絕?”“雞蛋是怎么孵出來的?”之類的問題。
學生們猜想討論、做調查研究、找出能解決問題的知識,做實驗、整理答案。完成項目后,還可以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同學們。
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要主動去探索、調查和了解知識。在這個過程中,也鍛煉了孩子們獨立思考、溝通合作,還有批判性思維能力。
研究發現,使用PBL教學法,可以顯著地提高學生的成績,也可以讓學生變得更熱情、自信,社交能力也更強。
社會實踐活動
有數據顯示,在加拿大,15至24歲的年輕人,做志愿者的比例超過了(58%),也就是說,100個人里面,有58個人參與了義工活動。
想要從高中畢業,年輕人必須要做夠學校里要求的義工時長,所以家里有6-17歲學生的,整個家庭都會參與志愿者活動。
但是這個活動并不只是學校里的要求,數據顯示,35至44歲的加拿大人,每100個人中,就有54個人參與過義工活動。
除了以上這些,
加拿大教育還有很多優點:
加拿大是雙語教學,英語和法語都是官方語言。學生掌握的語言越多,眼界就越開闊,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全世界的知識。
加拿大很重視規則教育。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要學會傾聽、學會排隊、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的規則。而遵守規則,也有利于孩子的學習和社交。
小結
沒有學區房、公平教育、全面發展、不以成績論成敗,這就是加拿大的教育體制能給予孩子的一切。移民加拿大,除了拿綠卡,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孩子享受頂尖教育資源,還能省下一大筆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