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年的申請情況,與國內高中就讀的孩子相比,美國名校的招生官更青睞在美讀高中的中國孩子。這是為啥?從跟上說,就是他們的思維上存在的不同。到底是什么樣的思維呢?跟隨萬佳留學小編來看看吧!
去短視思維
不論是在學生能力的培養,還是選校的方面,中國家長和學生都很容易面臨過于“短視”的問題。他們中的部分人從8年級才開始準備出國事宜——開始上語言培訓班、參加課外活動等,于是各類的考試、面試、活動等等一個接著一個,根本沒有時間好好進行準備以進入心儀的學校。
前往美國讀書之前就應該提前一年半至兩年對自己進行整體的規劃。
在制定整體規劃之前,應先根據學生的個性、家庭狀況及基本的學術能力挑選出合適的學校。在選定理想的學校之后,就要根據學校對學生SSAT等學術方面及課外活動的要求和期望,將學習與課外活動分開管理,制定整體規劃表。學術方面,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水平制定step-by-step的計劃。
敢嘗試思維
簡單來說你需要有敢拼敢冒險敢于拼搏的精神。
或許是因為對陌生環境的害怕,很多學生進入美國校園之后,不太愿意去嘗試各類的活動和項目,只同相對熟悉的來自于一個國家的人相處。久而久之,就出現了中國人扎堆的現象,他們只在內部互相交流,也不愿意接觸學校的活動和資源,這樣的情況就完全與國際教育理念相悖了。
在拿到學校的offer之后,應當提前去學校網站查詢,了解并熟悉學校的可用資源,如社團活動、各類學術或者課外活動的項目。盡量做到每個月參加一至兩個項目,不斷嘗試和學習新的內容。并且在到學校之后,馬上開始將各資源部門的老師都認識一遍,這不僅能夠接觸到學校各類的資源信息,還能夠鍛煉與人溝通的能力。
畢業之時,最好建立五十個以上的人脈或者個人愛好的圈子。可以是美式足球、音樂、電影等等不同愛好人群的圈子,也可以是英語閱讀、課后學習等等學習方面的圈子。在和不同圈子的人溝通過程中,可以接觸到海量的信息,豐富自己的知識和見聞。
重應用思維
很大部分前往美高學習的中國學生都是來自于中國的基礎教育系統,而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教育系統同中國的相比有很大的差別。所以很多學生在進入美國校園之后,都面臨無法適應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之中,最突出的就是發現原本初中所學的內容其實只存在于考試之中,無法真正應用于美國的生活。
所以,在進入美高學習之前,首先要有“重應用”的意識。研究并體驗美國學校的暑期項目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參加美國學校暑期項目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前適應美國高中的氛圍和文化,對語言方面的適應也有不小的幫助——要知道,在此期間對語言的應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多彩人思維
簡單講就是多和其他同學交流、多溝通。
很多學生不僅語言流利,沒有口音,還做了長遠的規劃、注重應用,并且敢于嘗試與人交流和參與項目,但他們還是無法融入國外同學的圈子。
根本原因就在于缺少價值觀層面的交流,通過facebook、instagram這樣一些社交網絡主動去了解一些美國同學的興趣熱點是一個不錯的途徑。
想要盡快融入自己的高中生活的話,可以搜集至少三個以上自己感興趣、或是當地學生的興趣熱點,以便作為與新同學的“談資”。
可以嘗試去閱讀一些關于美國文化的書籍,通過書籍的內容了解美國的文化。同時,閱讀一些美國同學已經讀過或是在美國比較風靡的書籍能夠增加同美國的學生之間的共同話題。
關于對書籍的閱讀這方面,建議學生在前往美國之前,或是在美國的fresh year,應當閱讀至少十本以上關于美國文化及當地學生閱讀過的書籍。
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最后的最后,提前祝大家國慶節快樂哦~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