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12.3 翻譯
尊敬的簽證官:
我在1996年6月20日到美國使館申請簽證,但是簽證官并沒有給我發簽證。其理由是,據他所說:“你已經26歲,還沒有結婚。在中國的工資才500人民幣。你去了美國就不會回來”。我認為他的這番邏輯和我完全對不上號。
26歲,沒有結婚,對于一個追求博士學位的青年人來說是一個極為正常的情況。每一年都有千百個這類人士去美國讀書。我從來沒有聽說一個男人必須先娶一個女人然后才可以得到一個美國簽證。他對于他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假如他真的這樣做的話。
我在美國沒有任何關系。我的父母,我的兄弟,我所有的親戚關系及朋友都在中國。我需要他們,就如他們需要我。這些親友是我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我對于他們特別是我的父母也負有許多責任。請問父母和兒子之間的聯系是否可以算是一個強大的聯系?
一個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只要他有我這樣的電腦技術,在目前的中國可以輕易找到一個月薪3000人民幣以上的工作(作者注:這是96年的工資概念,98年應該高得多)。我沒有去找那樣的高工資工作是因為我想通過先到國外學習一下,為我的前途作更充分的準備。中國現在正在對外開放并建立自己的市場經濟。大家都知道在中國現代化的進程中,電腦工業和對于電腦技術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的電腦技術相當先進,相比之下中國還是很落后。在未來的數年中,中國將需要大批這方面的專家,而他們必將得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和非常好的報酬。我的一個朋友在北京的IBM工作月收入居然達到一萬人民幣。另外一個博士朋友正做著國家智能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工作是如此的杰出,他得到政府的嘉獎。據我所知,他們都曾經在美國學習過。當我學成回國后,我找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和優厚的報酬的機會,以及成功建立我事業的前景將比他們更好。同時我還能夠為我的祖國在她急需的領域內多做一些工作以幫助她的發展,這樣做將給我帶來最大的快樂和成就感。我感到我沒有任何必要呆在美國不回來。
作為一個教師,500塊錢的工資是不高,但是這份工作本身也沒有什么壓力,我擁有足夠的時間為聯系出國做各種準備和考試。為此我已經投入了兩年時間和三萬人民幣(借來的)。我想我的努力是值得的。我已經獲得了喬治亞大學的錄取和充分的經濟資助。我已經辭去了我的工作,對前途滿懷希望。
我的申請材料齊全而真實。我只打算在美國學習四年。我從來沒有想象過我的所有努力,我的所有希望在一分鐘內遭到摧毀,只是由于錯誤的理解!希望你們能夠重新考慮我的簽證申請,并作出一個新的決定。
非常感謝你們。
忠誠的,
范例12.4 分析
緊緊抓住電腦在中國有前途,反復申辯自己學習的目的和歸國的必然性。每個人都有一個一定要回國的理由,但是這個理由不可以建立在“中國有機會”這樣一個籠統的概念之上,而必須把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于你的個人專業、事業、賺錢機會有什么必然的內在的聯系揭示出來,闡述給簽證官。這封信就是一個把自己的專業和中國的未來結合起來的一個簡單而有效的例子。它顯示了申訴者的“自信”,提出了“具體”的理由,得出了“合理”不會留在美國的推論。符合美國簽證哲學。
移民傾向的產生,是由于經濟落差的巨大。只要讀者能夠“合理”地提出一個你回國后在經濟上和美國的比較不那么大的差距,你離美國簽證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