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比較有名的本科商學院有六個Ivey、Queens、Rotman、McGill、York和UBC。每年都有學生收到幾個商學院offer后咨詢應該選哪個。選校大致有四個因素:一是該項目的課程設置和專業特點;二是學費;三是自己的職業興趣;四是畢業生就業難易。
就業狀況,也就是畢業生的受歡迎程度,是判斷一個商學院影響力的重要因素。畢竟,商學院學費這么貴,高回報才是硬道理。這里萬佳留學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具體的專業及就業情況。
先簡單說下商科的主要就業領域:金融、咨詢、會計、企業管理(包括營銷、人力、運營等)。前三者的專業性比較強,薪酬也較高。每年都有一部分最優秀的商科畢業生到美國的金融(或咨詢)業工作(Ivy 10%,Queen’s 9%,McGill 9%),這三家商學院(尤其是Ivey)被視為華爾街的生源校。比如Ivey畢業生在多倫多地區的平均薪酬$6.8萬,但在美國高達平均$14.3萬。
加拿大本科商學院
投資銀行:主要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并與收購、項目融資等。比如我們熟悉的公司上市(IPO)就是投資銀行的重要業務。
對沖基金:投資基金的一種形式,本意為防范投資風險的金融手段,但已發展為采用各種交易手段進行對沖、換位、套頭、套期來賺取巨額利潤。
公司金融(理財):一般在傳統企業里的財務管理、投資、并購/戰略部門,或者在投資銀行里擔任企業客戶的投融資中介及財務顧問(比如幫助公司的IPO、發行債券、并購,等)。
自營交易公司:這類金融公司規模不大,但盈利能力極強,一般通過高頻交易和作市(market maker)來盈利,對人才的需求很特殊:頂尖的數學和計算機技術人才。
加拿大各商學院優勢
Ivey:在金融和咨詢業的從業畢業生超過一半,而且無論是在加拿大或美國就業市場都很受歡迎。Ivey在咨詢業受歡迎很容易理解:因為HBA項目是100%基于案例教學的(其他商學院50%左右),非常符合咨詢公司的工作方式,畢業后能很快上手。而Ivey在金融業的搶眼表現可部分歸功于其校友網絡(包括久負盛名的MBA項目)。
另一原因是,HBA項目是三年級才開始,二年級如果成績不夠好會被淘汰,所以HBA學生相當于篩選了兩次、質量較優。而且Ivey有個傳統:新生在第一次找實習時,老生會盡力幫助他們改簡歷和模擬面試,這對新生的幫助的巨大的。更重要的是,Ivey的職業發展部門是所有商學院里最好的: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幫助學生networking、組織成功的校園招聘,非常給力。
Queens Commerce被視為Ivey HBA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兩家很多方面都很相似,但Queens處處稍落下風。Queen’s畢業生在金融行業也很受歡迎,部分原因可能與生源有關系:學生多來自于條件優越的家庭(因此容易形成緊密圈子),背景和社會關系較好,因此就業渠道相對多。
Queen’s的優勢行業比較均衡,除了銀行和咨詢業,它在企業管理和工業界也很有影響力(Queen’s的就業報告里把企業管理的明細崗位都列出來了,全部加起來占30%以上)。
McGill商學院在北美就業市場上緊跟Ivey和Queen’s的步伐。McGillCommerce的特點是有很多國際生,16%的人畢業后在其他國家(非美國)工作,還有9%在美國工作。Mcgill大學本身在美國就有很好的聲譽(別忘了哈佛大學是“南方麥基爾”)。
McGill Commerce的王牌是Honours in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ogram(HIM)項目,優選很少量學生學習金融和投資,而且可進入大學管理的一個基金作研究和實際運營數百萬元的投資資金。HIM項目輸送了很多畢業生到華爾街。
Rotman商學院在華人圈鼎鼎大名(包括亞洲各國),得益于多倫多大學的國際聲譽(醫博類大學加拿大第一,USA News排名20以內)以及MBA項目,但其本科項目Rotman Commerce卻頗有爭議是否名過其實(overrated)。
Rotman Commerce的校友網絡、職業發展部門和對雇主的吸引力都無法和Ivey/Queen’s相比,“找工作真的只能靠自己”,當然有能力的學生也終能脫穎而出。而且,Rotman注重學術和理論(比如金融和經濟方向的學習)、課業繁重,在實踐經驗和networking方面就相對弱了。
加拿大商學院
好處是學校地處多倫多市中心,對找工作、實習和社交確實有實際作用,部分彌補其他不足,但校園生活和文化不如Ivey和Queen’s。Rotman的就業亮點是accounting領域(包括會計四大),可以和York媲美。Rotman沒有披露其畢業生就業薪酬狀況。
約克Schulich商學院,一句話概括:學費便宜、性價比高。會計專業是王牌:從事會計工作的畢業生比例最高(幾乎是其他商學院的兩倍)、平均薪酬也明顯高于其他商學院。
UBC Sauder算是一家區域性商學院,畢業生多于本地就業。溫哥華不是金融中心,但因為有富裕的退休者和移民,私人財富和資產管理行業有很多工作機會。和Rotman一樣,Sauder在亞洲知名度高,國際生數量多。類似McGill,Sauder也有個Portfolio Management Foundation,在大二學生中遴選不超過10人進入該項目學習金融、實際運營投資資金,這批學生畢業去向非常好。
需要注意的是滑大沒有商學院,但其AFM(財務金融管理)、CFM(計算機和金融管理)、FARM(金融和風險管理)、精算、數學/計算機、數學/business(聯合Laurier)專業畢業生在金融業競爭力極強。
滑大也為會計/金融專業學生提供Student investment fund來實際運作投資。這里介紹金融行業一個特殊職位—Quantitative Finance(量化金融),簡稱Quant,工作是運用數學模型和大數據來研究金融和證券市場,比如給金融衍生品定價、投資風險管理等。滑大在北美Quant領域就業是排名第一的加拿大大學,很受投行、對沖基金和交易公司的青睞。
那么在加拿大還是美國上商學院好?這和計算機專業很類似:技術、人才、市場、職業發展機會在美國都有巨大優勢,很多在美國工作的加拿大學生對此有深切體會。渴望去華爾街工作的人很多,但只有少數優秀者獲得機會。借用一句話,“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有些人就住在羅馬”—美國頂尖商學院的學習會讓你“住在羅馬”。
更多留學干貨內容,歡迎繼續關注萬佳留學官網。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