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很可能是申請過程中最容易被忽視、也最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申請手段。推薦信在整個申請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申請者自我推銷戰(zhàn)略的一個關鍵部分,通過推薦信從認識申請人的第三者立場了解申請人的特點是錄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一封好的推薦信能夠通過列舉具有啟發(fā)性的事例或講述有關申請人候選資格的關鍵性問題來支撐整個申請定位,使申請人從眾多與自己條件相當、甚至比自己條件更為優(yōu)越的申請者當中脫穎而出。一般大學會要求2-3封推薦信,所以推薦人的選擇和推薦信的內容是極其重要的。
確定推薦信內容:
一封好的推薦信不僅需要出自一位在某一方面了解你的人士之手,而且這封信對你的評價必須要有具體的例子來佐證。許許多多的推薦信都犯著一個雷同而且是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幾乎每一句話都堆滿了贊美的形容詞或名詞,但卻不舉一件事例來證明。這樣的推薦信是蒼白無力的,它不增加錄取委員會對你的任何了解,甚至會讓讀者產生疑問:你的教授,你的頂頭上司,為什么不能說出你任何一件具體的成就!同時為了增加推薦信的真實性,可以寫少量并不重要但很中肯的小缺點,這不失為一種聰明的策略。推薦信的語言風格應該清晰流暢,言簡意賅,并且每封推薦信的的語言風格應該有所區(qū)別。
確定推薦人:
申請人需要將自己的全方位信息展現(xiàn)出來,因此你也應當盡量避免請同一類型的人士給你寫推薦信。你需要錄取評審委員會對你有一個完整而全面的了解,不能只局限于在校的學習成績或是工作上的表現(xiàn)。 因此根據(jù)你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合適的推薦人組合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客戶MIKI,全國重點大學本科,金融工程專業(yè),TOFEL:603,GMAT:710,GPA:3.63,德意志銀行實習經(jīng)歷,申請美國TOP50的MSF。
可以看出MIKI的硬件條件一般,成績不是特別出彩,要想申請更有競爭力的話,就要在文書上面下功夫。MIKI找的推薦人都是相當牛的。
三封推薦信我是這樣建議的:
第一封:人民大學的教授,最好是金融方向的教授。MIKI找的這個推薦人曾作為Stanford U的半年交流訪問學者,也算上是半個國際性推薦人了,推薦人的名氣對申請很有幫助。MIKI的數(shù)學能力及專業(yè)課能力都很強,所以建議這封推薦信能夠通過在學習中的某件具體事件來體現(xiàn)出申請人的能力。
第二封:人民大學金融學院院長。院長通常是沒有太多機會和時間去了解學校學生的,所以院長寫的推薦信最好是能夠反映出該學生在學校活動上所表現(xiàn)出的積極性、對待事情認真熱情的態(tài)度和領導能力等等。因為商學院除了重視申請人的硬件成績外,對申請人對課外活動的參與也是很看重的,畢竟美國大學是不想招收“書呆子”學生的。所以這方面的事情就需要MIKI去收集材料,最后我們一起商量,確定下來用哪個具體事件。
第三封:德意志銀行工作的老板。最后一封推薦信找工作單位的領導寫,可以多描述一下申請者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處理工作的能力,以及在金融領域的潛能。當然還是要有某個具體事件來支持,這個事件最好是MIKI本人曾與老板一起參與的CASE,這樣才更真實及更有說服力。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