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向右?畢業后是就業還是選擇讀研留學
教育對每個中國家庭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輸在起跑線”的戰爭早已打響,但系統化教育的終點在哪里?每年的畢業大潮如約而至,當前許多同學面臨的選擇,不亞于高考的重要程度。馬上工作?還是繼續深造,國內考研or出國讀研?
近期有消息稱今年考研414萬人,而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11月19日在京召開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部署做好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據介紹,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
同時,據了解會議上也發布了2022年考研報考人數為462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比2021年報考人數377萬人增加了85萬人,增長率為23%。
再創歷史新高,考研這條賽道上越來越“卷”,錄取人數不再大幅增加,錄取率將繼續下降!
這個數據應該是靠譜的,根據畢業生規模推算,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增長率為18%,近兩年由于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就業形勢不好,因此考研人數增長率應該是高于畢業生規模的增長率,所以考研報考人數增長了23%是合理的。
歷年考研報考人數統計表
為什么這么多人會走上讀研這條道路
就業形勢需要高學歷
高校畢業生已經達到了恐怖的1076萬人,再加上疫情肆虐下,市場上沒有那么多高端崗位可供選擇,考公考編考選調的門檻也越來越高。
無奈之外,考研就成為了大家共同的選擇。一來緩一緩,說不定過兩年經濟形勢好轉了,二則考研成功的話只賺不虧。
追求名校的夢想
中國的青年學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名校情結。高考失利沒能上好大學,考研還有一次跳躍的機會。因此不少同學選擇在考研時上名校,以此來彌補自己遺憾。
家庭選擇
有一種考研叫做我不想考,是父母想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傳統的家庭育兒觀念。有一些父母由于各種原因,未能接受更高教育,或者深感教育不足帶來的發展之限,他們要求兒女再接再厲,完成自己的教育夢想。還有一些父母則是被別人家的小孩刺激,選擇讓自己的孩子也跟著考研。留學考研
換專業
高考報志愿,一半多的同學都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云。等到真切的上了大學才發現,原來自己學的專業并不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自己也學不來這個專業。于是就會轉換專業。通過考研轉專業,追逐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已經是很多同學的共同想法了。
積累人脈
你沒有看錯,還有一些同學讀研就是為了積累人脈去的。研究生本身比本科生的圈子小一些,專業領域更強一些,讀研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朋友圈,進入更高端更優質的人際圈子,獲取更多的人脈資源,構建更加良性的人際關系網絡,這樣勢必對自己以后的發展大有好處。
選擇考研的同時,大量考生要面對“考研失敗”的殘酷現實,承受各方面壓力的他們,又再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
朋友們,優質的教育資源總是稀缺,當你還在埋頭思考的時候,留學的熱門項目申請投遞量已經頻頻“爆倉”,申請形勢嚴峻至此,如何在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無緣“失學兒童”?
國內考研VS出國讀研
盡管國內讀研相對于境外讀研的熱度更高,但是高校的錄取名額仍然有限。數據顯示2020年報考研究生人數341萬,在擴招18.9萬人的情況下,報錄比在3.4:1左右,錄取人數為99.05萬人次;而由于疫情導致留學計劃延遲,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大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下,今年的考研壓力將更加嚴酷。萬佳留學
反觀境外讀研,國際名校眾多,學歷認可度高,國內學生在同等條件下能申請到知名度更高的境外院校,這為將來就業競爭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加上發達國家教育體系完整,院系專業劃分明顯,所以不少渴望讀研的學生不再局限于國內升學競爭,轉而把目標投向了世界名校,力圖和各國人才競爭交流,開拓國際化視野。
從上圖可以看出,大部分選擇同學出國深造最終目的是增加就業競爭力。隨著社會進步和發展,各企業對員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尤其是大公司/知名企業。雖然國家號召985或211的硬性門檻要求逐漸被淡化,但是“隱形門檻”仍然存在,若選擇國外排名較高的大學深造讀研,可以有效地彌補學歷背景上的不足,提高個人競爭力。
研究生畢業后發展統計
薪資待遇:
國內研究生畢業薪資以暨南大學為例:如圖所示,博士平均薪資為12542元,碩士為9263元,本科生為7688元。
根據2020年前程無憂的調研數據,40.8%的雇主提供的海歸畢業生起薪在8-12K之間;26.3%的雇主表示在薪酬方面,給予海歸的待遇會比國內畢業生略高一些。本調研是基于全國所有的城市的數據,也就是說在北上廣,比起其他城市,同一職位的薪資比這個平均值要偏高。
整體來說,大部分人的畢業起薪范圍會在10k左右,這個數據領先于國內的同期畢業生的求職起薪。
人才政策:
當前很多一二線城市大力吸引優質人才,因此在住房、購房、生活等方面會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和補貼。
以深圳為例
深圳市級引進人才租房和生活補貼:本科1.5萬,碩士2.5萬,博士3萬。需滿足一定戶籍和社保要求,且未享受過購房、租房優惠政策。申請有效期為獲得深圳戶口即日起之后一年之內;
寶安區、龍華區、鹽田區、大鵬區設有區級人才租房和生活追加補助,在領取市級補助基礎上符合其他要求可領取,金額同市級;
寶安區世界知名大學應屆畢業生獎勵,畢業于世界知名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前一年度《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前500名),且符合其他社保、戶口要求,本科1萬,碩士2萬,博士5萬。出國留學
可見,人才評定就是根據學歷為標準指定的,而海歸學歷也區別于國內學歷。
以北京為例
在海外取得學士學位的優秀海外留學人才創業,可申請青年創業類項目;
在海外取得碩士/博士學位,有5/2年以上海外工作經歷,在名企業有正式職位的,或者博士在讀期間已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應屆畢業生,可申請青年全職工作類項目;
創業團隊由3位或3位以上優秀海外人才組成,團隊成員在海外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可申請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
而一部分準備留在境外發展的同學,薪資待遇就更不用說了,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美國的平均個人收入為62,518.13美元,個人收入中位數為43,206.00美元。
考研作為選拔性考試,近三年都會有7成的遺憾落榜者。舉步維艱的獨木橋,承載了太多壓力。
考研、留學該作何抉擇?留學還來得及嗎?
申請難度對比
考研
如果在國內讀研究生,需要參加國家統考--筆試。筆試通過后才能參加復試,只有都通過后才能拿到錄取資格。
留學
留學讀研采用的是申請制,學生只需要提供相關的申請材料,如本科學位證、GPA、語言成績等,最后由學校綜合決定是否錄取。留學讀研也允許學生可同時遞交多所院校申請,因此成功的概率相對來說會高一些。
學制對比
考研
國內讀研主要分為專碩和學碩。學術性的一般為3年,專碩的學制一般在2-3年。
留學
國外讀研的學制通常是1-2年,其中,英國等國家的學術體系一般為1年。美國研究生為學分制,一般是30-60學分,大部分學制為1.5-2年,對比下來,學生國外留學可節省部分讀書時間。
學費對比
考研
2014年以后所有新入學研究生都需繳納學費。全日制學費一般在每年6000以上,而非全日制的費要更貴一些,一般在幾萬人民幣不等。除此之外,研究生想要發表論文和收集研究資料也需要不小的開支,一般在3000元左右。考研留學
留學
英美澳加為吸引國際人才,一些學校會為部分同學發放獎學金,歐洲部分國家公立院校甚至免學費,亞洲地區花費也較低。而且,國外相比國內研究生來說會提早畢業,這樣就可以先拿1-2年的工資。
教學方式
考研
國內讀研一大部分是以教科書為主,更多的是理論知識。在國內讀研有助于學生更了解國內科研環境,從而更好地做出科研產出。
留學
國外研究生是以獨立研究和自己的深入研究為主,更加關注思維、創新訓練,通過活動提升自我。這樣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在正式工作前,借助學校優越的體育資源積累相關工作經驗。
就業競爭力
考研
國內考研對進入國家單位,事業單位幫助比較大。另外通過考研來獲得強校背景的支持,在就業競爭中會有所加持,與本科畢業生相比起薪也會高。
留學
對于海外留學來說,一方面享受到海外院校優質的教學資源,外語水平和國際視野方面會有所助力,對于進入跨國企業有所助力。在中國,82.5%的單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對海歸員工采取了傾斜性待遇。
相比之下,更傾向于招聘海歸的單位,如民營企業、海歸創立的民營企業則會為海歸員工提供更豐富的優惠待遇。另外很多學子通過留學最終就業移民,也是改變人生航向的一個方法。
更多留學申請規劃問題歡迎掃碼免費咨詢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