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考多少分,才能順利的開展在美國的留學生活?這個問題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數:考滿都不一定夠用。
托福專注的是校園學術,也就是說,托福備考的過程其實就是適應美國大學課堂的過程。至于日常生活的溝通該怎么辦,托福表示:我不管。
所以,不同托福分數對應的英語水平,到了美國大學去生活會是什么樣子?我們可以根據已有的數據和眾多網友的表述展開大膽的猜測。
40分以下
比起托福,相信小伙伴參加的更多是國內的英語四六級考試。四級如果能考到五百分,那么六級基本就穩了,而這個水平換算到托福,也就是40分的成績。
如果小伙伴們托福40分不到就出國......其勇氣令人欽佩。
托福40分不到的情況下,詞匯量不足4000。要知道,母語是英語的孩子,5歲的時候詞匯量就能達到5000個。所以可以這樣理解:托福40分不到,在美國生活相當于處于一個語言不通的狀態,日常溝通只能用最簡單的單詞,跟五歲以下的孩子聊聊天。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小伙伴想聽課和開展社交,實在太難為自己,也太難為周邊小伙伴了,努力學一陣英語再去嘗試吧。
40-60分
并不比40分以下的小伙伴強多少,但好在日常的寒暄已經沒問題了。問路出行什么的在手機的幫助下也能搞定,點餐購物能順利結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還是可以滿足的,但是上課?還要繼續學習。
60分-80分
80分是很多大學設置的最低分數線,想申請美國大學,最少要達到這個分數。如果把80分平均分配到每個單項上,基本都能達到High - Intermediate的等級。
此時,如果單看課堂表現,聽課過程中教授語速不太快、反復強調的重點,小伙伴們還是能勉強聽懂的。但是更多情況下,一遇到密集的信息和抽象復雜的概念就理解無能了。在看課本的時候,往往會從無數生詞中遇到幾個熟悉的單詞。遇到論文、小組作業、presentation......先抱一大摞書查資料以及一本字典查單詞是常見操作。
至于課堂之外,想融入環境中也不簡單。點餐時最熟練的可能是快餐店里的固定搭配,生活上需要幫助必須用上很多擬聲詞和肢體語言來表述。跟同學聊天,大家都笑的時候只能跟著笑,腦子里問自己“他們在笑啥”?
80分-100分
托福100分算是個不錯的成績,但是來到美國大學課堂,依然會讓你懷疑考了個假托福。
教授講課的時候,感覺好像聽懂了,但又好像沒聽懂。與80分相比能更多地獲取一些信息,但是理解就......更何況老師還特喜歡天馬行空的講,小伙伴就很容易天馬行空的跑偏。
課本上不會的單詞依舊是那么多,詞典還是不能撒手。難得想問教授問題探討一下專業知識,需要在腦海里先把語言組織一遍再小心翼翼的開口。
跟同學聊天,倒是能聽懂他們的笑話,但是笑點在哪還需要反應一會。
100分以上
110分以上與100分以上相比,在英語能力上相差不大,只是細節上做得更好。到了100+這個階段,英語優勢更多地在于心態和學習力。這些能考到100+的小伙伴一般更有底氣,即便遇到了語言障礙,潛意識里也會覺得自己一定能很快調整好,現在這樣只不過是沒適應,然后憑借其英語學習的經驗讓自己迅速融入環境。
順便一提,能考到100分以上甚至110分以上的成績,小伙伴們的詞匯量應該有12000的儲備,差不多能跟美國的小學生無障礙溝通了。努努力再積累一下,20000詞匯量就達到了本土中學生的詞匯水平,學海無涯啊~
結語
相信大部分留學的小伙伴,都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在美國獨立生活。在這之前,大部分人是從美劇、電影、公開課或者托福考試中的校園片段來了解美國大學。因此,很多小伙伴想不到,自己成功留學后,還要面對大型真人在線N刷托福的日常生活。
網絡上有留學小伙伴說出了英語學習的真相:單詞是永遠也不會夠用的。例如某段時間,在國外的朋友很喜歡在社交平臺上曬超市照片,因為會看到各種蔬菜水果的各種英文單詞表達。即便是在大學餐廳,食物除了本身的名字外還有美國人起的外號,這就很讓留學生們迷糊。
不管托福考多少分,都免不了遇到這樣的問題:認識的東西竟然有從未聽說但很常用的名字,或者感覺很生僻的單詞竟然隨處可見。這兩種情況,真不知該先吐槽哪個。
總之,留學生活中的很多日常英語交流要點,是托福考試沒有考到的,需要小伙伴們自己切身感受不同表達方式所透露出來的小心機。托福考試是適應留學生活的基礎,跨過這一關,不僅是獲得留學機會,更是獲得在語言不通環境里堅持下去的底氣。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