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留學申請,許多家長和學生的期望值都很高,第一個想到就是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等。但是,事實上美國的一類院校之間的差別并不是很大,即使是二類院校,教學質量也不很不錯的。若是僅僅把目光放在頂尖牛校上面,會有以下一些的失誤:
失誤一:等于無形中放棄了一大批的好學校。就象上面提到的,其實很多美國排名相對靠后的學校也是很不錯的,同樣擁有很強的師資,教學設備和學習環境。
失誤二:選擇的范圍縮小很多,導致更難選出一個比較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院校。因為有一些次頂尖的學校,可能它的綜合排名不是最靠前的,或者說是比較靠后的,但是它的某個專業的排名卻是和其他頂尖名校相差無幾的,這種情況下這些學校也應該放在考慮范圍之內。有的時候它們可能會擁有你不叫看重的東西,比如:校園環境,所在城市繁華程度,產業類型,消費情況等等。
失誤三:競爭比較激烈,除非自己本身就是特別特別強的牛人,不然很難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雖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認自己不行,寧愿在殘酷的競爭中“鍛造”自己,但是殘酷的競爭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鍛造”也要有一個度。鍛造太過了就不能稱之為鍛造了,而是毀滅。
失誤四:如果不考慮學生的自身基礎和適應能力,即使申請到了美國名校,也會很難畢業。曾經有一位學生上了芝加哥大學一年后,由于學業壓力太大,加上語言文化不能適應,只能回國,回來后不僅對學業造成影響,這位學生甚至要去看心理醫生。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么只能說大話西游里的那句:“我猜到了這開頭卻沒猜到這結局。”了。
所以,選校,不是簡單的從排名上的一個選擇,也不能為了選牛校而選牛校,更重要的是要綜合考慮自身的許多因素。對于大多數向申請美國留學的人來說,不盲目追牛校,而選擇一些排名不是特別頂尖的中等學校才是相對比較明智現實的舉動。當然,如果真的在考慮了諸多的因素之后,依然覺得非專業排名頂尖的學校比較適合自己、更符合自己的成績,那樣久不算是一種盲目。
另外申請牛校不是一個簡單的申請的過程,也是對自己本身的能力的提升過程,所以在選校的同時要努力將自己能力向牛校的標準靠攏,加強自身的條件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