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我就聽說外國人在北美(美國,加拿大)找工作難,不是語言的問題,更不是聰明不聰明的問題,中國人應該是世界上比較聰明的人,實際上在北美(美國,加拿大)找工作,光靠聰明沒用。
美國的著名公司微軟的官方網站上寫著"我們期待具有獨創性、開拓性的智者加入隊伍,我們的面試程序也是為網羅這樣的人才專門設計。"
聽似簡單。但無數被微軟拒之門外的哈佛博士、斯坦福和麻省理工精英會告訴你,微軟的面試題有多"BT"。這些被稱為"惡魔試題"的考題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究竟應試者需要多高的IQ、多么完備的邏輯思維,才能打動比爾□蓋茨,加入他的豪華辦公樓?
一年前,美國作家威廉□龐德斯撰寫新書《如何搬動富士山───微軟的面試難題》,揭開"微軟問題"的真面孔。
光聰明沒用 !
微軟公司的招聘信箱,每個月會收到1.2萬份簡歷。如果用A4紙打印出來,能堆得比姚明還高。
不過,微軟HR(人事部)們并不擔心加班工作,他(她)們有比人工篩選更高效的"秘密武器"───計算機核對搜索。每封按規格投遞給微軟的電子簡歷,會經由特定程序搜索關鍵詞,然后錄入數據庫。計算機"認為"有前景的簡歷,HR才給應聘者一個電話應答的機會。
兩輪篩選出的"勝利者"能收到一張來往華盛頓州雷蒙德的微軟總部的機票。打包好頭腦,準備接受"眼高于頂"的面試官們一整天超高難度的"馬拉松"面試吧!
"為什么啤酒罐的兩端要做成凹形設計?"
"你要怎么制造M&Ms巧克力?"
"芝加哥全體大學生的體重總和是多少?"
聽到這些問題少皺眉頭,它們都是微軟面試最典型也最小兒科的"一星級題庫"。通不過這類測試,別說微軟,硅谷中的其他計算機企業都不會"接收"你。
其實,早在20年前,微軟還未曾開創、硅谷還是群雄爭霸時,就開始流行用這些"扯淡"考題招聘。因為計算機產業的快速變動和創新,許多企業發現,光測試應聘者的IQ遠遠不夠,高分IQ員工往往光有一副聰明腦袋,愛說不能做。
於是,老板們開始尋求可以考查"全方位解決能力"的招聘題目,"讀取"應聘者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指數"。這就是"怪考題"的老祖宗們。
為比爾設計浴室
如今,在"巨無霸"微軟的推動下,這類考題愈出愈冷僻。
來看看最近比爾□蓋茨最中意的考題───為他設計一個浴室。
很異想天開?可以隨便回答?這么想的話你鐵定無法通過微軟面試!用心分析題目,應試者可以得出2個答題關鍵───一是要考慮符合比爾□蓋茨身份、職業、性格的浴室設計方案;二是至少要提出一些讓比爾□蓋茨欣賞但他自己卻從未想到過的設計理念。否則,比爾□蓋茨干嗎雇你為他設計浴室?
被微軟接受的合理設計理念於是誕生了。
能夠自動上鎖的智能醫藥箱:用來存放家用藥品,以便無大人陪伴的孩子進入浴室、偶遇意外時能夠得到及時救治。
自動記事本:在浴室里產生奇思妙想,卻又因為手濕,無法使用PDA。那么,或許比爾□蓋茨需要一個聲音識別設備,當他說出諸如"比爾的備忘錄"等代碼后,設備可以錄下信息,并自動將信息發送到電子郵箱,以備隨時取用。
一面物像非對稱的鏡子:鏡子背后安裝了視頻屏幕,屏幕連接著四周圍隱蔽的攝像機。這樣,站在鏡子面前,你能輕易看到你的背面圖像和側面圖像,穿衣服、剪頭發或者擠掉背后的暗瘡就方便多了。
"面臨不確定時的行動力"而非"想象力",才是微軟設計這道考題的真正目的。
答對了未必得分
更令人抓狂的是:有時,應試者即使給出了題目的正確答案,卻依舊無法得分。
比如"地球上有多少這樣的點:你先朝南走一公里,再向東一公里,再向北1公里,這時你回到了你的起點上。"
首先你想,這不是四方形少了一個邊嗎?回到起點簡直不可能!
然后,很快想到"極點"這個特殊地點───從北極點出發,任何方向都是南。於是從北極點出發,向三個方向分別走一公里,回到極點。於是你慶幸自己找到了答案,而且是惟一的答案。因為這樣的事情在南極點上不能發生,南極點已經不能再向南了。
考官面無表情,在你的答卷上批下"湯團"一個,你和回答"沒有這個點"的朋友們站在同一個叫做"淘汰"的陣營。
答案的關鍵正是在南極點上。
假定你站在離開南極點一公里多一些的地方走向南極。走完向南的一公里后,你還未曾達到南極點,但已經非常接近。於是你繼續向東,因為實在離南極點太近,你發現不斷向東走的路線形成了一個以南極為圓心,與赤道平行的圓,它的周長剛好一公里。這樣一來,你回到了圓形的出發點。往北一公里后,你回到原點。這樣一來,答題的點增加到了無數。
完了嗎?并沒有,你還可以增加一些點,比如,那個圓形的周長恰好是1/2公里、1/4公里、1/8公里......
只有回答出后面兩類答案的人,才有資格被微軟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