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華聲報]“護士荒”問題在美國由來已久,很多人力資源公司把目光瞄準了中國。專門從亞洲引進護士的TRAVMED國際公司總裁威廉姆斯表示,雖然中國護士技術水平相對較高,但強化語言能力是使中國護士成功進入美國的關鍵。 據美國《國際日報》報道,位于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市的TRAVMED國際公司日前舉行記者會,就美國的護士狀況及引進國外護士情況向華文媒體進行說明。該公司總裁威廉姆斯介紹說,全美每年缺少護士大約在30萬左右,一些醫院缺少護士的狀況高達40%。護士缺少的原因之一是美國的青年人對工作相對艱苦的護士工作并不感興趣。據統計,全美護士平均年齡已達45歲,護士處于青黃不接、后繼乏人的狀態。 威廉姆斯表示,該公司多年以來一直從菲律賓等亞洲國家引進護理人員,從2003年開始對中國護士情況進行考察。他認為,與亞洲其它國家相比,中國護士的技術水平較高,但是英語能力偏弱,因此無法通過美國護士資格考試及托福考試。不過由于美國護士每小時28至38美元之間的工資水平仍對中國護士具有較大的吸引力,美國護士的短缺嚴重及中國護士的資源豐富,在未來中國可能會成為美國護士的主要來源地區。 威廉姆斯說,他們將在中國舉辦美國護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和托福考試輔導課程。威廉姆斯表示,根據他們的經驗,整個培訓的時間需要2000個小時。威廉姆斯也表示,雖然有些護士得到了護士執照而來到美國,但是語言能力的薄弱并不能讓這些人勝任工作,因此該公司也計劃在關島對這些人進行有針對性的語言強化訓練。 由于獲得美國護士執照之后就可在美國申請永久居民身份,因此中國護士申請美國護士資格考試的人趨之若鶩,不過由于缺少專業培訓,獲得資格而來到美國工作的寥寥無幾。 據悉,目前在中國舉行的美國護士資格考試為每年一次。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